國務院發(fā)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昨日在“中國縣域經濟發(fā)展高層論壇”上表示,雖然國家糧食產量九連增,但是糧食供求總量趨緊,而且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,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%。如果按一個人一年吃800斤糧食,去年相當于進口糧食養(yǎng)活了1.9億中國人。
韓俊表示,過去9年,國家糧食已經實現了九連增,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,這9年增產的糧食是3177億斤。在建國之初,也有一個九連增,那9年增產的糧食是1689億斤。計算下來,如今九連增的增產幅度相當于建國之初的兩倍。
“盡管如此,國家糧食供求總量是趨緊的,而且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。”韓俊指出,近年來谷物進口可以用激增來表述,去年進口的谷物是7700多萬噸,相當于1550億斤。如果按一個人一年吃800斤糧食,去年相當于進口的糧食養(yǎng)活了1.9億中國人。
其中,大豆進口可以用飆升來概括。1996年以前,中國是出口大豆的。1996年,中國開始進口100萬噸大豆,到2012年,中國進口大豆是5806萬噸,相當于將全世界可以出口的大豆60%都買來了,我國大豆的自給率只有20%。
“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%,F在進口越來越多,主要原因不是我們的糧食生產出了問題。”韓俊認為,第一是國外的糧食便宜,現在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小麥來做飼料,周邊的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撾的稻米比我們要便宜30%。另外一個原因,中國人的食物結構在過去20年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。
韓俊說,最近看到一個報告說在人類的歷史上,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,在20年的時間里,老百姓的動物性食品消費增長幅度這么大。過去20年,中國淡水養(yǎng)殖增加了5倍,肉雞產量增加了4倍,豬肉產量也增加了1倍以上,F在人均肉的消費接近50公斤,奶制品消費是27公斤,水產品消費20公斤以上,食用植物油消費是13公斤以上。
韓俊認為,中國人的食物結構變化,國內農業(yè)資源有限,必須要通過進口來平衡供和求,現在保證中國人民吃飽,而且要吃得越來越好,必須要統(tǒng)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,但是中國是13億人的大國,現在進口糧食相當于養(yǎng)活了1.9億人,但是如果口糧長期都不能自給的話,國外生產的小麥、稻谷的價格,中國可能難以承受。
韓俊表示,要防止在城鎮(zhèn)化的過程中造成農業(yè)的萎縮,造成農民的破產,造成農村的凋零。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,要推動城鄉(xiāng)發(fā)展一體化。而且明確講,城鄉(xiāng)發(fā)展一體化,是解決“三農”問題的根本途徑,也就是說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要做到雙輪驅動,這兩個輪子一個是城鎮(zhèn)化,一個是農業(yè)、農村的現代化,不能夠單方面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