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間房村每個姓氏的代表在拍攝“全家!(6月26日攝)。
盛夏時節(jié),河南省焦作市近郊的百間房村十分熱鬧;I建中的村史館征集老物件,許多常年在外的人都回來了,村委會靈機一動,讓每個姓氏各出一名代表,拍一張?zhí)厥獾摹鞍傩沾濉比腋!?
罡、卜、呼、職、毋……這個只有350戶居民的自然村,卻有多達105個姓氏。一百年來,小小的百間房村濃縮了時代風云,走過了看似尋常卻奇崛的滄桑歷程。
奮斗:一百年前的工人新村
“我爺爺16歲背井離鄉(xiāng)來下礦井,在這兒成家,到今天,我家在百間房已經(jīng)生活五代人了!78歲的退休教師鄭捷一輩子住在百間房村。對他來說,這個祖先流浪的駐泊地是他們真正的家。
北依太行,南臨黃河,焦作自古即是富庶之地,尤以煤礦知名。
“為啥叫百間房,最早就是因為煤礦公司蓋的一百間礦工宿舍!67歲的王浩東研究過百間房的歷史演變,還寫了一本簡要村史,“可以說,百間房村從誕生之日起就跟別的村不一樣,這是個真正的工人新村!
這是6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百間房村。
早在20世紀初,百間房一帶就先后建了4口礦井,五湖四海的窮苦人紛紛來討生活。鼎盛時期,百間房居民達一萬余人,三教九流混雜,光飲水井就有7口,被時人譽為“小上!薄
“百間房是全省最早用上電燈、通上電話、放映電影、吃上自來水的!笔祜棺髅旱V史的河南新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原焦東礦)董事長王保才說,河南第一條鐵路、第一所高等學堂,也跟百間房一帶的煤礦有直接關聯(lián)。
作為中國最早的工人階級的一部分,百間房礦工們充分展現(xiàn)了為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的品質(zhì)。
“我爺爺8歲就當了礦工!蓖醣2耪f,老人告訴他,礦井底下黑漆漆的,每天開工發(fā)3兩油,不到萬不得已礦工們不舍得點燈,把油省下來帶回家可以吃好幾天。
幾乎每家每戶都能講出類似的故事。鄭捷的爺爺在煤礦停工的時候也不閑著,擺攤賣點針頭線腦,攢下錢在百間房成了家;康紹之的父親13歲下煤窯,辛苦站穩(wěn)腳跟后,又把老人接到身邊;孫文有的父親自己釀醋、做醬油、磨香油,樣樣活計拿得下來……
1925年,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(fā),百間房的礦工隨即熱烈響應,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指導中國革命的綱領性文獻之一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中提到了焦作煤礦罷工,稱他們“特別能戰(zhàn)斗”,指的就是百間房。村里的老人們對此津津樂道。
這種奮斗基因傳承至今,并隨著時代變遷不斷煥發(fā)出新光彩。小小的百間房村先后走出了一批優(yōu)秀人才,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