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在糧食大省遼寧,自去年加入東北四省區(qū)“節(jié)水增糧行動”后,面對今年年初的春旱和部分地區(qū)常年缺水的狀況,糧食秋收有望實現(xiàn)十連增。
在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趙家村,村里大片玉米地收割已經接近尾聲,成堆的玉米被農民堆到貨車上。18歲的張旭正和母親一起,從倒下的玉米秸稈中掰著玉米棒。
“節(jié)水增糧行動對我們農民很實惠,往年我們一畝地打1000斤左右,現(xiàn)在畝產增加不少,滴灌和噴灌的配套讓水保障了玉米的生長。”趙家村村書記董玉德對記者說。
彰武縣地處遼寧西北部、科爾沁沙地南端,總土地面積3641平方公里,農業(yè)人口34萬。全縣糧食總產量達20億斤,是“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”。
“記得2009年遼西大面積干旱,8月份的時候,我在地里用火柴可以直接把綠色的玉米秸稈點著。一家30畝地顆粒無收,那時一點兒招兒都沒有。”董玉德說:“沒有水,農民只能靠天吃飯。”
“收不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。”這是董玉德反復說的一句話。“以前給莊稼澆水,都是打井,用打水漫灌的辦法。有的時候由于地勢不平,常常造成一畝地有的地方沒澆到水,有的地方全是水,不科學。”彰武縣節(jié)水增糧辦主任趙景哲說:“現(xiàn)在實施滴灌之后,到了夏季、秋季干旱時,農民只要打開水泵就可以進行澆灌,我們這里一年只要使用6次就可以保證糧食正常生長。”
2013年春天正值干旱,剛剛安裝好的滴灌設施發(fā)揮了巨大作用,保障今年秋天糧食豐收。記者在田地里看到,所謂的滴灌設施就是將井里的水,通過水泵抽到在春播時埋在地下的管道中,管道的布置則是由縣水利站的工程師設計,在主管道的每一行都會再接上橡膠管,就好像人的毛細血管一樣,保證每一顆育苗都可以接受到滴灌。
“采用節(jié)水滴灌之后,不僅僅節(jié)約了農業(yè)用水,同時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糧食的生長,另外也為農民節(jié)省了人力、物力和財力。”趙景哲說。
和母親一起收玉米的張旭平時并不待在家里,他通常在縣城打工做裝修。對于如何管理好6畝地和15頭牛,張旭告訴記者:“以前母親很辛苦,經常要到地里澆水,趕上干旱就更發(fā)愁,今年有了節(jié)水滴灌,從春播時就將設備一起埋到地下,這一年不到的時間,母親基本上沒操心,所以又多養(yǎng)幾頭牛。”現(xiàn)在,他打工掙得錢,加上母親養(yǎng)牛和種地的錢,他們母子兩人一年的收入在七八萬元。
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柴達木農場,收好的玉米棒子被堆得像小山一樣高,當記者見到了它們的主人時,怎么也想象不到,這些玉米全是史小軍一個人種的。
今年45歲的史小軍,自己只有10畝地,他將鄉(xiāng)親們的地都承包過來,一共有160畝。他告訴記者:“今年由于安裝了節(jié)水滴灌,我的收成每畝地增產500斤,如果按照去年的收購價格一斤8毛錢來算,一畝地今年就可以多賺400元。這樣今年的收入就多了6萬元。”
史小軍所在的建平縣僅耕地面積就有276萬畝,2011年糧食總產量20.2億斤,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39.1萬畝,總產量14.76億斤,平均畝產530公斤。2005年建平縣就成為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。但建平縣氣候干旱少雨,多年平均降雨量437毫米。“十年九旱”的氣候特征和水資源短缺成為長期制約建平縣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主要瓶頸。
從2009年起,建平縣就實驗大壟雙行種植方式,之后又推廣膜下滴灌,都取得很好效果。據了解,自2012年春季,建平縣規(guī)劃滴灌節(jié)水農業(yè)38.13萬畝,目前已完成23萬畝,完成水源井改造645眼,總投資22989萬元。面對今夏干旱天氣,這些設施為全縣抗旱保豐收發(fā)揮了決定性作用。
“節(jié)水滴灌主要都是由政府出資,我自己也就至掏了滴灌帶的錢,一畝地30元。但這和之前比可為我省了不少。以前趕上干旱不下雨,我就要雇人給我挑水,靠漫灌澆田,當時1個小時8元錢每畝地,一般要澆6次,費用在50元左右,F(xiàn)在用節(jié)水滴灌每畝地只要27元,為我節(jié)省了近一半的成本。由于現(xiàn)在機械化程度提高,我一個人完全可以照看好這160畝地。”史小軍說,他現(xiàn)在一年純收入10多萬元,明年還要考慮自己購買大型的收割機,這樣以后就可以實現(xiàn)自產自收。